新禹公司党支部1月份党员学习材料
学习内容: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李纪恒作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报告)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区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对于进一步凝聚各族人民群众共识、汇聚各族人民群众力量,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立足区情打造亮丽风景线的新起点。“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区的团结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报告》通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开宗明义提出要“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体现了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提到了新高度、上升到了新层次,是推动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为内蒙古发展确立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
吹响了内蒙古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号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报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全面把握形势的基础上,面向经济新常态,循着发展新规律,全面安排部署了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做出了“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庄严承诺,以志在必得、志在必成、志在必胜的信心和勇气,确保决胜全面小康。
开启了内蒙古实现美好蓝图的新途径。《报告》在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再部署,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任务更明确、要求更到位。作为未来5年的奋斗标杆,《报告》提出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新进步、文明和谐水平实现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为目标的“七个新”。特别是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西部前列、形成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和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开放新局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城乡居民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标准水平,届时,会让祖国北疆这道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定、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风景线一定会更加亮丽!

回应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叮嘱我们: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报告》自始至终都贯彻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回应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注,无论是回望5年来民生工作亮点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验总结,还是确立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无不回应着各族群众的新期盼。特别是在着力增进各族人民福祉的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全力打赢扶贫攻坚战这个“头号”民生工程,不仅要实施精准扶贫,提高脱贫成效,更要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网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扶贫地区尽快步入自主发展轨道。同时,从促进就业增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方向和重点。这些无不体现出《报告》所承载的党的拳拳民心、悠悠民情。
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严峻。要克服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的基础上,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繁重”。为此,把“从严推进管党治党”列入今后“关键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中,提出了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抓起,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原则要求。《报告》与时俱进地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强调“要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使命,坚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做到在党爱党、在党兴党、在党护党”,并从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从而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战略、绘蓝图、立愿景的报告,是一个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又体现区情特点的高质量报告。
具有坚定的政治性。《报告》主题把坚定的政治立场摆在第一位,鲜明地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无论是回顾过去5年,还是面向未来,《报告》通篇贯穿了更加自觉地把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条红线。
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加快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是发展的难题和瓶颈,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受到百姓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集聚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报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融入到了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发展原则中,就是“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体现在发展目标中,就是“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收入差距缩小,覆盖城乡、区域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体现在重点任务中,就是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就业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等方面的务实举措着力增进各族人民福祉。《报告》始终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必将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引领各族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报告》把思考和谋划未来作为指导我区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坐标,以宽广的视野来观察时代潮流、分析时代特征,紧盯全球新一轮技术、产业变革方向和国内新常态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一系列超前的、有预见性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围绕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在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动能;围绕消费升级趋势,提出要加大消费供给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力度,深度释放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农村牧区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绿色旅游;围绕增长动力转换,提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提出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系列与时俱进的部署安排,都是站在世界大局中来谋划内蒙古的发展,站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寻找内蒙古的合理定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必将引领内蒙古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报告》从思维和理念方面对发展规划进行了大胆创新。在指导思想中,突出了绿色化,提出“五化”协同,这既考量了绿色经济正成为新一波产业革命主导力量的时代特色,又突出了内蒙古以绿色为底色的区情特点,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在原则方面,提出要守住民生底线,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找到了内蒙古发展的痛点。在发展路径上,提出既要摆脱过去主要依托能源重化工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避免落入“资源陷阱”,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又要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精力,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提出要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下大力气抓好金融、物流、文化、商务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在对外开放方面,重新厘清了我区对外开放新思想,提出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快构建“七大网络体系”,尤其是要抓住内蒙古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我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这些既抓住了内蒙古发展的难点,又找到和突出了未来发展的亮点和发力点。总而言之,如果说过去的发展主要是依托能源重化工等“硬性发展”模式的话,《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则更多体现为一种“软性发展”新模式,即发展方向上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这是《报告》最大的创新点。
回顾过去,内蒙古走过“很不寻常”的5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展望未来5年,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伟大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各项工作的“万马奔腾”,奋力谱写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学习内容:巴彦淖尔市传达学习自治区“两会”精神及李纪恒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市委书记段志强指出,刚刚闭幕的自治区“两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区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做好2017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两会”对2016年工作的总结判断上来,认真总结经验,为做好201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打好基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对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部署上来,统一到报告提出的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上来,立足全局、积极作为,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段志强强调,必须认真抓好自治区“两会”精神,特别是李纪恒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特别是李纪恒书记在我市代表团审议报告时的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旗县区和部门的负责人要带头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会议精神,及时准确地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旗县区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创新完善本地本部门工作思路和举措。宣传部门要组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推动学习宣传全方位、全覆盖,努力在全市形成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

段志强指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两会”精神,当务之急是要把李纪恒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好、落实好,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李纪恒书记在参加我市代表团审议工作报告时,对我们提出了“五个下功夫”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逐条逐项拉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科学制定全市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通过“互联网+绿色”这张王牌,切实将巴彦淖尔农牧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要做好沟通联系,加强向上对接,尽快拿出一个科学、权威、符合我市实际的实施方案,争取480万亩盐碱地改盐增粮增饲草项目早日实施。各旗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大力气做好全领域、深层次、多渠道的招商引资,要紧扣地区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加强项目信息源的捕捉和遴选,创新招商模式,强化招商队伍建设。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宣传,力争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知名旅游目的地。要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化”为魂,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切实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教育引导各级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让干事创业成为巴彦淖尔大地的最强音。
段志强强调,必须进一步坚定实现绿色崛起、赛过江南的信心和决心。三个多月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绿色崛起、赛过江南”这一战略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心无旁骛,按照李纪恒书记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巴彦淖尔塞上江南新崛起。
会上,段志强就我市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牢固树立“天大地大安全最大”的理念,不间断地排查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必须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实打实地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决防止出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故和事件。要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帮助弱势群体、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安安全全过节、高高兴兴过年。要紧锣密鼓谋划部署全年工作,认真抓好项目谋划、衔接报批等前期工作,变冬闲为冬忙,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红包、消费卡等,确保过一个廉洁、风清气正的春节。